使用示波器收集并深入分析以确定毛刺的来源?
收集并深入分析以确定毛刺的来源
一旦异常得到隔离、下一步就是收集并分析相关信息、并找出这个毛刺的根本原因。使用6000x系列示波器多点触摸屏上的双光标、我们可以快速测量毛刺的大小、在下图1情况下、毛刺约为图中所示的40ns。在了解了这个毛刺的宽度后、我们现在可用第二种方式来隔离毛刺。
我们真正想要了解的是、这个毛刺是否多次发生、如果是那么其发生频率是多少。在此情况下的触发中、脉宽触发是较为理想的一个。脉宽此法可通过设置“大于”、“小于”“在……之间”的脉宽条件来工作。图 5 所示的脉宽触发设置采用“小于 50 ns”的脉宽。
但是我如何才能找出毛刺多长时间发生一次呢?分段存储器是 6000 X 系列示波器的一个标准功能,它能让您有选择地捕获和存储重要的信号活动或分段,而不会捕获琐碎的信号空闲时间。我们为每一分段提供一个相对于第一个触发事件时间标识。分段存储器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、因为我们怀疑这种毛刺的出现频率很低、间隔有非常长的空闲时间。我们将使用分段存储器和脉宽触发来找出这种毛刺发生了多少次。
图片 显示了捕获 50 个毛刺的结果。使用可滚动的侧栏事件列表,您可快速找出每个分段的时间标识。这个列表说明,毛刺是周期性的,每 42 ms 发生一次,或发生频率为 23.8 Hz。

换句话说,您可以确定这个毛刺的潜在根本原因是来自信号源的一个耦合信号,频率大约在 23.8 Hz。
同时使用分段存储器和色度分析,可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。当色度显示激活后,分段存储器的“分段分析”功能能够重叠所有分段。通过显示波形的三维定量视图,色度显示能够提供特定感兴趣事件的发生频率是多少,所以要找出如图
所示的异常波形信号,这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。
另外请注意,分段存储器能以 20 GSa/s 的速度在 2 秒的时间内捕获 50 个毛刺。没有分段存储器功能的传统示波器需要 40 Gpts 的存储深度来执行同样长度的采集 (2 sec / (1 pt / 20 GSa/s) = 40 Gpts)。

- 上一页:示波器实际测量时的注意事项?
- 下一页:示波器能否在射频实验室中占据一席之地?